7月12日晚南京初中生足球赛激战90分钟!校园足球该咋搞?
来源:运星直播2025-07-18 15:24:49如今校园足球这股风儿,可真是越吹越旺了,你看“苏超”这么一火,好多学校里的小球星都冒出来,这背后到底有啥门道?咱们今天就来好好瞅瞅。
小学校园播撒足球种子
盐城市新河实验小学的卞开元校长,那可是个实干家,他带着学校整出了足球青训的一套法子。从一年级小豆包们的兴趣启蒙,带着他们追着球跑着玩,到三四年级开始练传球、射门这些真本事,再到五六年级踢小场地比赛琢磨战术。从2009年到现在,都十多年可不是“十年磨一剑”能说清的,人家那是把足球的快乐揉进上课下课的每一分钟里了。
南京雨花台中学更厉害,给“苏超”送了16个队员!他们搞的“班班有球队、周周有比赛”,听着就带劲。每个班都有自己的小队伍,平时放学别的孩子去买零食,他们就在操场上来一场,每周还有正规比赛,那足球气氛,浓得化不开!
足球启蒙得从娃娃抓起
校长王强就特别懂行,他说足球教学得攥在手里从幼儿园开始,那些三岁四岁的小不点儿,先让他们抱着球在地滚,拍着玩,心里头种下喜欢的种子。等到上了一年级,老师就挨个儿瞅,哪家孩子跑起来像阵风,脚底下有准头,还特别喜欢追着球跑,就把他们挑出来,由专人带着练,这才能不错过好苗苗。
淮安工业园区实验学校更牛,淮安队11个球员都从那儿出来的,他们学校的足球队前些年在省运会拿了两枚金牌!你想想,十一个孩子,个个都是从小学一二年级开始跟着教练练,一天天泡在球场,风里来雨里去,才拼出这样的成绩。
“苏超”带火校园足球热
徐州市解放路小学的宫凯教练,最近可是忙得脚不沾地。他说自打“苏超”火了之后,学校里就跟捅了马蜂窝似的,“足球热”一下子就起来了。以前训练是教练去班上喊人,现在,家长带着孩子巴巴地来问:“教练,俺家娃能进足球队不?”那声音,隔着走廊都听得见。
这不暑假,大家都想着去哪里旅游,宫教练和他的团队从早到晚守着球场。除了校队的常规训练,还弄了个兴趣班,领着几十个六七岁的小屁孩儿踢“快乐足球”,拍拍球、跑跑圈,教他们最基本的脚内侧传球,一个个晒得跟小黑炭似的,笑哈哈地不肯回家。
徐州足球普及看得见
宫凯教练还念叨,说是2013年之前,整个徐州城里,也就解放路小学、津浦西路小学这寥寥几家,有模有样地弄了校园足球队,撑死了不超过五只手的数。现在可不同,你随便走到哪个小学门口问问,几乎都能看到穿着球衣的孩子从操场往外走,校队?那是标配!孩子们不光感兴趣,颠球、停球这些基本功,比以前扎实多
苏州市足球运动管理中心的王建军主任看得远,他说“苏超”带动下,孩子们眼里有光,训练起来一个比一个拼,小脸憋得通红还咬牙坚持,培养足球精英那是必须的目标!他们苏州队的小球员,每年平均下来要踢50场左右的正规比赛,这经验,可不是在操场上随便跑跑能比的。
足球小将的成长路
盐城队的赵一哲,这孩子有点意思。小学一年级暑假的时候,学校足球队选拔,他爸妈寻思着让他去锻炼锻炼身体,免得在家天天看电视。谁晓得这一去就迷上了,球一踢起来就不想停,后来被东台沿海安贝斯俱乐部看上,这才算真正走上了专业路。
张家港市凤凰中心小学的徐宏顺副校长说得实在,他同时还是张家港足协的秘书长,搞“贝贝杯”这么多年,早就明白这比赛不单单是争个输赢。关键是搭个稳定的台子,让孩子们把踢球当玩耍,在比赛里学会怎么跑位、怎么配合,实现“以赛代练、以赛促培”,好苗子就能这么慢慢冒出来。
足球发展中的现实难题
“以我们组建的一支17—18人的青少年足球队伍为例,队员到了小学五六年级,能坚持训练的只有5—6人。”王建军主任说起这个就叹气,7月12日那天“省长杯”江苏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男子U19组半决赛(第二回合)打的正酣,他在场边看着小伙子们跑,心里想的还是这个事。所以他们选好苗子的时候,就得跟家长掏心窝子谈“出路”,这才是实在话。
球队早就跟苏州高新区实验初中、吴县中学说好了,优秀的孩子集中起来,上课学习交给学校老师,踢球训练就全权交给教练管。这样一来,即便将来踢不进国家队,成不了职业球员,考个大学,出来当体育老师、当裁判员,路子也宽着!李冬老师也说,等到了高中,孩子们得在踢足球和啃书本里选,大多数都选了后者,这也是没辙的事。
这些年校园足球发展快是快,可难题也不少,就像侯学华主任说的,俱乐部和学校的路子有时候拧着来。那么,大家觉得让孩子踢足球,究竟是兴趣重要,还是早点规划出路更必要?来评论区聊聊,别忘了给咱点个赞,分享给身边同样关心这事的人看看!